展览介绍 |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

抚今追昔,焕新琼采;技贯古今,溯源辽鄂。当来自海南、辽宁、湖北的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和流行审美擦出创新的火花,一场兼具品味与韵味的展览已经准备就绪。

2021年10月26日,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在BMW上海体验中心正式开幕,所展出作品由清华美院专家团队与来自海南、辽宁、湖北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共同创作。展览于10月27日至11月5日在BMW上海体验中心面向公众开放。

 

一、项目及展览介绍

2021年正值“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十五周年,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立五周年。自2019年起,创新基地模式升级,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共同连续组织开办了2019期、2020期“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研修班”,进一步提升了传承人的艺术视野与文创能力。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加入创新基地合作之始,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迈入新阶段的创新基地,将以清华美院的培育模式为基础,结合研究院的产业优势、品牌孵化和创新能力,把非遗成果产业化,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真正让非遗社会化创新成果走入大众视野。

为完成这一目标,研究院注重落实将“社会发展”使命与“创新设计”思维有机结合的“社会创新设计”理念。社会创新设计在非遗扶持发展中的应用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升级概念,不仅鼓励社会各界为解决社会发展难题(包括非遗文化传承问题等)提供政策、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也为社会问题的自我疏导乃至解决提供设计策略及方法引导;更能够构建融合包容的社会文化生态圈,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建构“新”与“旧”的桥梁,促进“东”与“西”的联通,打破“里”与“外”的衍生,链接“粒”与“场”的互动,真正实现设计的价值以及社会的价值,最终达成文明在传承与创新中的不断进步。

此次展出的全部作品,即是创新基地帮助来自海南、辽宁、湖北非遗传承人,以“做中学”的模式共同设计开发的非遗文创品。展览将以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与公众一同感受“有味道的非遗”。展览首次采用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展示材料,并特邀清华美院嗅觉设计领域专家策展,通过嗅觉设计装置与非遗技艺展示互动,打造层次丰富的沉浸式体验,由视觉、味觉、触觉唤起参观者的情感与记忆,将参观者带至非遗技艺诞生的原生态环境之中,领略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Video file

 

二、展览现场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现场照片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现场照片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现场照片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现场照片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现场照片

 

三、2020期·项目团队及作品介绍

松鹤

《松鹤》

导师: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

《松鹤》

非遗传承人:陈焕升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琥珀雕刻 项目传承人

 

作品《松鹤》,喻标格出众,又作长久之意。琥珀多由松科植物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在中国松树一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松脂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本作品正是基于松鹤的天然关系,将瑞鹤雕于琥珀上,灵动瑞鹤与沉静琥珀浑然结合,托物言志,展现中国人文精神经久凝结的傲骨、高洁、超然的品格。

 

《松鹤》

《松鹤》

《松鹤》

《松鹤》

《松鹤》

《松鹤》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导师:王晓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石岩

非遗传承人:石岩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锡雕 项目传承人

 

本套作品选择宝石刻面琢型作为主要题材,运用符合当代审美的几何切面造型,对传统锡器工艺进行当代转化和创新实践。使刻面宝石的造型形式美与茶具的实用功能相结合,融入人们的生活,寻求传统锡器工艺向当代转化的创新点。有如文人雅士纵情山水,作流觞曲水之举,反映出锡器蕴含的文人精神。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对话》、《熊出没》

杨佩璋

导师:杨佩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邹传志

非遗传承人:邹传志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项目传承人

 

探寻文化渊源,楚辞与老庄、浪漫主义与自由精神相结合,以楚式漆器历史、工艺、纹饰、造型及色彩为载体,兼具应用性、功能性与艺术、审美表达相结合;立体雕塑、壁饰及小摆件现代工艺与传统特色工艺相结合;3D数字木工雕刻胎体与手工髹漆贴金、彩绘相结合。

 

《对话》

《对话》

《对话》

《对话》

《熊出没》

《熊出没》

《熊出没》

《熊出没》

 

《蝶系列》、《来潮》、《海蓉系列》

刘润福

导师:刘润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冯月婷

非遗传承人:冯月婷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花石砚技艺 项目传承人

 

《蝶系列》:以宝马经典LOGO为灵感,抽取扇形元素,以写意的形式,对扇形进行重组和拼接,构成彩蝶飞舞的场景和空间,运用传统的镶嵌技法,尝试对传统砚台装饰的现代化演绎。

《来潮》:传统文化中“上善若水”是中国人文情怀的重要元素之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正是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澎湃发展,熠熠生辉,新时代的文明将像一轮朝阳,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蓬勃升起。

《海蓉系列》:以海洋生物中草本植物为灵感,作者虚拟设计出的一种形状呈中空管状,整体状态呈现出波浪涌动式的一种海洋植物。作品运用传统松花石砚雕塑技法,发挥松花石砚本有的素材质感,尝试跳出传统的砚台造型形态,探索具有中国审美的当代松花石砚造型形式。

 

《蝶系列》

《蝶系列》

《来潮》

《来潮》

《海蓉系列》

《海蓉系列》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宿志鹏

导师:宿志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

杨帆

非遗传承人:杨帆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阜新玛瑙雕技艺 项目传承人

 

镙丝钉的符号形象,结合阜新作为典型的东北工业城市的时代特征所暗示出的意义,以及螺钉螺母这种丝扣绞合的方式,同传统玛瑙工艺品中多福多寿等吉祥寓意的暗示实际上是暗合的一起的。在此基础上,也为结合进一步的文创开发留下了极大的可能性,使玛瑙工艺能够成为真正的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可能失落或未曾出现的文明》

 

白石秋园

马文甲

导师:马文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万翔

非遗传承人:万翔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地斫琴技艺 项目传承人

 

大漆与雕刻技艺相结合,以制作古琴的造型技艺为基础,以大漆的视觉表现效果和传统文化的视觉韵味作为创作的切入口,根据中国著名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芭蕉叶和柿子作为题材,用浮雕造型语言以及器物造型的方法,完善造型,制作了芭蕉叶挂件和柿子首饰盒。在综合的空间中,借助齐白石绘画的意境,形成了一个艺术家已经远去,但是其精神与气质仍然在场的氛围。

 

《白石秋园》

《白石秋园》

《白石秋园》

《白石秋园》

 

四、项目展望

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活动中遴选出的5位来自云南省的非遗传承人也将通过创新基地的研培,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品,成果预计于2022年发布。